科技进步对西藏农牧业发展贡献率已达49%
近日,记者从西藏自治区科技厅获悉,2016年以来,西藏共落实国家和自治区科技研发投入10。98亿元,科技进步对农牧业发展的贡献率达到49%,过去的粗放耕种、靠天养畜的原始农牧业模式已渐行渐远。
数据显示,“十二五”期间,西藏全社会研发经费年均增长30.4%,资金从“九五”期间的8.73亿元增加到16.99亿元。持续稳定的投入,让西藏逐步形成了具有高原特色的多学科、多领域的科研技术体系,领域涉及农牧业、特色产业、卫生医药、高原生物、林业、天文、气象、宇宙射线等。
近年来,西藏实现了以青稞为代表的农作物良种三次更新换代,其中,藏青320、藏青2000、冬青18、喜玛拉雅22等良种种植面积达百万亩以上,青稞良种覆盖率达到90%;建立了帕里、斯布、娘亚、九龙、类乌齐等5个牦牛品种的选育核心群,5个品种的牦牛累计选育4000余头,推广良种1000余头,单体生产性能提高12%,冬季掉膘降低50%以上。
截至2018年,全区科研机构数量达到34家,领域涉及农牧业、特色产业、交通运输、卫生医药、高原生物、能源、水利、林业、天文、气象、宇宙射线、信息技术及社会科技等,基本形成了具有高原特色的多学科、多领域的科研技术体系。2018年,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3%,农牧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49%,科普率达到90%。
目前,西藏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8.7万人,培训各类技术人员和农牧民65万人次,科技特派员发展到1万多人。
据了解,1953年,西藏在“七一农场”的基础上,成立了第一个农作物核心试验基地——“拉萨农业试验场”,成为西藏现代农牧科技事业开创之基。随着科学研究和推广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,科学研究机构逐步发展壮大,2001年以来,西藏相继成立了生产力促进中心、科技创业服务中心,各市(地)相应健全了科技中介服务机构。
版权声明:凡注明“来源:中国西藏网”或“中国西藏网文”的所有作品,版权归高原(北京)文化传播极速时时彩。任何媒体转载、摘编、引用,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,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。
-
西藏大学“一流学科产学研基地”揭牌
日前,西藏大学、西藏天赐源实业极速时时彩创办“一流学科产学研基地”签约仪式及揭牌仪式在西藏天赐源实业极速时时彩基地举行。 [详细] -
央视快评:科技兴 民族兴 世界兴
10月16日,首届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在北京召开。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大会致贺信,希望论坛促进各国科学家、教育家、企业家携手合作,凝聚共识,交流思想,深化合作,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和力量。[详细] -
齐扎拉调研西藏科研工作时强调 聚焦重点 强化科研攻关转化 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
21日,西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、自治区主席齐扎拉前往区科技厅、农科院进行调研,并与科技工作者座谈,代表区党委、政府,代表吴英杰书记。[详细]